《南方+》:最是粤味浓!粤菜师傅与TA的湾区朋友喊你过中秋啦
2022-09-13  10:44:59

明月千里寄相思,湾区粤味却正浓。9月9日下午,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沙龙活动在广州珠江公园的湾区书屋举行。“粤菜师傅”齐聚一堂,共同向他们的湾区朋友发出邀请,赏表演、品美食、做月饼……来自芬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外国青年在这场文化交流活动中,零距离体验粤菜文化,分享其独特的湾区故事。

外国青年和粤菜师傅同台,以美食为切入口分享湾区故事


让世界爱上广东味

活动当天,来自意大利的Mattia Romeo在中国大酒店中餐行政总厨、广东省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徐锦辉的推荐下,尝到了一种“快要消失的月饼”西施醉月。“有酒的香气,吃起来特别香。”Romeo表示,这是他吃过最特别的月饼,“再配上一杯咖啡就更完美了。”他说。

徐锦辉介绍,这款“快要消失的月饼”的配方是在广州博物馆的一个老菜谱中找到的。“我们完完全全按照老菜谱上的制作工艺流程复刻这款月饼。”徐锦辉表示,这是一种留下城市味道的方式。同时,该款月饼从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理念出发,在口味上进行一定的改良,也是一种创新。

徐锦辉向Romeo介绍粤菜文化

徐锦辉向Romeo介绍粤菜文化

徐锦辉表示,随着大湾区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国友人品尝到广式美食,面对更加多样化的食客,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让世界爱上广东味”。

“我们家很喜欢吃中国菜,在芬兰的家里是常备筷子的。”来自芬兰,在广州生活了12年的外籍教师,同时也是地地道道广州媳妇的Sara Jaaksola表示,她最喜欢的粤菜是干炒牛河。

谈到干炒牛河,徐锦辉表示,这是最考验厨师功力的一道菜,“最成功的干炒牛河一定是能够充分体现‘锅气’的,端上桌子以后,别人在五步之内能闻到它的香味。”徐锦辉说,粤菜的魅力恰是于平凡处见功夫,处理食材的力道、火候的拿捏到烹饪的时长,无一不是制作者的经验所得。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菜历经千百年的锤炼演化,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讲究时令”“药膳同源”等理念随着粤菜的风行而深入人心。粤菜讲究尊重食材,原汁原味,“粤菜讲究嫩而不生、鲜而不俗,在技法上我相信大道至简。”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烹饪教师黎正开说。

正是这样把握好“度”的粤菜,吸引了不少湾区内外国人的青睐。“粤菜追求清淡却不失丰富的口味,对世界各地很多人来说多很合适。”阿热赞同道。Sara则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带退休的妈妈来大湾区、来广州品尝地道美味的粤菜美食。

来自芬兰的外籍教师Sara

来自芬兰的外籍教师Sara

粤菜师傅的新使命

食在广东,融汇古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赋予了“粤菜师傅”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自2018年启动“粤菜师傅”工程以来,广东用美食“烹”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通过“粤菜师傅”连接起食材、餐饮、文旅、康养等产业,更让深厚的粤菜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在广州过了很多个中秋节,今天这个活动特别有意思。”Sara表示。前不久,她有机会带着女儿探访广州市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并结识了出生于1997年的粤菜师傅刘宇婷。因为家里从事餐饮行业的关系,刘宇婷在耳濡目染之间也对粤菜格外热爱,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果断选择了烹饪专业。

“以前只是想做东西给自己吃,现在更多的是想要让学生把这些美味带到社会上。”刘宇婷表示,通过“粤菜师傅”工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也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通过这项技能找到未来的方向。

同样作为教师,对粤菜师傅这一群体,Sara也有了更多的共鸣。“作为老师,不管你是教什么,都有同样的责任把我们学到的知识、技能交给学生,去培养他们、帮助他们。”

外国青年和粤菜师傅

据统计,2018年以来,广东大力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在传承粤菜文化的同时,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截至目前,“粤菜师傅”工程共培训了41.84万人次,带动88.23万人次实现创业就业。

在“粤菜师傅”工程的带动下,“Z世代”纷纷加入粤菜技艺的学习阵营,成为粤菜创新的重要力量,也印证着广东包容、开放、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世界各地的人才来到湾区、逐梦湾区,独具魅力的粤菜文化也构成了大湾区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让世界爱上广东味,也希望用美味留住从世界各地来到湾区的人才。”在活动现场,多位粤菜师傅都不约而同表达了这一观点。


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9/10/c6879351.html?colID=0&firstColID=38&appversion=9210&from=weChat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