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传统文化
绽放青春华章
星“粤”交辉,大师来啦
非遗文化进校园
为了让打铜文化让更多人熟知,苏老师还将铜艺与rap相结合,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激发更多年轻人学习铜艺的兴趣。匠人的朝夕坚持,西关铜器也由此出了响当当的名声。因此,在经营期间苏英敏老师还受邀参与多档节目录制,将更好的西关铜器介绍给大家认识。
课堂互动+课后感悟
在一朝一夕的更替间,骑楼深处中的铜器也慢慢的受到更多人的认识。听!那清脆的打铜声铸造的金黄色的器皿。金黄的铜体,承载了几百年文化与历史。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心里面也萌生了许多想法,他们对铜器怀揣着更多的求知欲,线上互动不断!
同学:苏老师,您有没有做过一副铜象棋或者是铜围棋?
苏老师:有做过,然后作品保存在了广州粤剧博物院里面。
同学:那老师,您做过的作品最小克重是多少呢?
苏老师:作品中最小克重是2克多一点。
同学:有做过首饰类的装饰品嘛?比如说簪子、平安锁之类的?
苏老师:有做过首饰类的,但暂时还没有接触过制作簪子。
一问一答,是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更深入了解,也是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心里的开始。苏老师详细的口述讲解,加上一帧帧视频画面的播放,西关打铜的画面在同学们心里越发栩栩如生了。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都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课后感悟
在苏老师的耳目渲染下,同学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岭南文化,在同学们看来,苏英敏老师不仅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复兴者,他更像是一位执笔的行笔者,在新的画卷里面书写着属于非遗的新篇章!
文化不可被淹没,那是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匠人的接力传承。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应承担起了解与传承岭南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青年使命!
以美育人
本次星“粤”交辉,大师来了——岭南非遗西关打铜传承活动,将非遗文化与学生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让学生了解西关打铜和西关铜器的美妙之处,更在无声无息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理念,厚植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将持续开展系列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青年学生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同学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来源:学校文化艺术团
以责任为桅,扬安全之帆——学院召开2023年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以赛促学提质量 技能升级育英才
聚焦“百千万工程”发展,助力连南三排镇乡村振兴
拜师!『蜂巢芋角』非遗粤点传承有“新人”
党建引领|赓续红色血脉,追逐青春理想
体验非遗粤点技艺,弘扬传承岭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