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90后”收藏家李楷瀚点赞
2015-12-02  15:20:20 李勍

“90后”收藏家李楷瀚点赞

我院商贸旅游系毕业生“90后”收藏家李楷瀚

    11月27日,由广东省档案局(馆)主办的《潮汕记忆——李楷瀚民间档案文献收藏展》在广东省档案馆一楼第一展厅举行。展出“90后”民间收藏家李楷瀚收藏的民间档案文献836件。本次展览是省档案局(馆)首次为潮州民间收藏家举办的个人展览,也是继2014年主办《梅州侨批世界记忆——魏金华先生收藏侨批档案展》之后,再次为民间收藏家举办的个人收藏展。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

  近年来,由于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以及文物收藏的日益升温,特别是“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之后,散存于民间的档案文献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广东省档案局(馆)长莫震表示,本次展览旨在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向档案馆捐赠档案史料,共同保存国家社会记忆。

  据了解,李楷瀚正筹备在潮安开设占地约400平方米的“广东民间记忆档案馆”,对其珍藏的“潮汕文书”等档案文献,开展更好的收集、保存、展示与研究工作。该档案馆目前已在省档案局(馆)进行备案,最快有望在明年落成。

  价值 “潮汕文书”不逊于“徽州文书”

  华侨随身的通帽、手杖、提箱,“水客”送批用的市篮、水布、雨伞,人民公社的蓑衣、斗笠,墙上一页页发黄的侨批、证照、契约、家书无不承载着沉甸甸的“潮汕记忆”……

  本次展览是对李楷瀚从事档案文献收藏研究起步阶段成果的一次巡礼,展品分为侨批档案、契约文书、赋税档案、民间商业文献、家书档案、教育史料、抗战史料、民俗文化史料、人民公社时期档案、民间文艺档案等十大类,横跨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全面展示了潮汕地区近现代时期的社会面貌。

  其中,李楷瀚捐赠的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揭阳县契约文书》,是目前省档案馆馆藏最早的契约文书。本次展览中,他还向公众展示了一份更古老的“契尾”。这份“契尾”来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是李楷瀚目前收藏年代最早的一件藏品。

  面对堆积如山的官府公文,不少人或许看一眼都会感到“头大”,“90后”的李楷瀚说起它们却是如数家珍,头头是道。他认为,这些“潮汕文书”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它们背后蕴藏的潮汕地域文化基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破解”。

  自1992年国学大师饶宗颐首倡“潮学”以来,潮汕民间收藏力量日渐成风。在李楷瀚看来,与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第五大发现”的“徽州文书”相比,目前针对“潮汕文书”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实际上,潮汕现存契约文书的分量不比徽州逊色。”李楷瀚计划搜罗更多有关广府、客家地区的文书档案,与“潮汕文书”一同以“岭南文书”的名义申请列入《广东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未来 民间记忆档案馆有望明年落成

  李楷瀚是地道的潮州人,尽管年纪轻轻,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收藏家。受到外公的影响,他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民间收藏。去年6月,他曾一次性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了4200多件民间档案。

  本次展览展出的档案共有836件,既有他给省档案馆的捐赠,也有他的私人珍藏。李楷瀚告诉记者,这些档案不过是他从个人收藏整理出来的“冰山一角”而已。不过,对他本人来说,最珍贵的一件展品当数“清代青花龙纹碗”。

  李楷瀚介绍,这是他进入收藏领域的第一块“敲门砖”。出于好奇心,他在村口用十几块钱买来了一个用来喂猫的旧碗,经过外公的鉴定,证实这是一个晚清的“青花龙纹碗”。虽然只是一件民间生活用品,价值不高,但对个人而言意义不凡。“这就是民间收藏的意义:孙子看到爷爷留下来的东西,就会想象他们当年的生活,将长辈的记忆世代延续下去。”

  经过将近10年的收藏,李楷瀚的老家和新家都已经变成了仓库,满满当当地堆满了各种旧物和文书。如何对这些收藏进行妥善的存放和整理,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李楷瀚计划在潮安开设“广东民间记忆档案馆”,该档案馆目前已在省档案局(馆)进行备案,最快有望在明年落成。